從溝通到自學:小步子探索「學習是甚麼」
2022年7月6日
人是怎樣學習的?這是個有待探索的問題。
我嘗試以課堂設計帶領學生學習,觀察到不同教學活動,對學習效能的分別;可是我依然「不懂」。 我們只能從評估得知學習前後的差異,但在學習過程中,如何由「不懂」變「懂」?如果我們能了解多點,學與教應該比現在的更有效。
我帶著這問題,參加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看到本地與海外的教育先行者,在不同範疇上「教育創新」,我發現離不開以下幾個關於「學習科學」的原則:
資料圖片
一、重視學生的個性:尊重個別差異,容許學生在學習速度上的分別,鼓勵學生主動解決困難,並由教師思考如何讓學生帶動學生進步;
二、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知識:注重自學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課堂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而不只是某學科中某一單元的一個 / 數個知識點;
三、學習環境與學習形式配合:利用課室空間促進學習氛圍,包括桌椅放置的形狀、壁報與門窗的配合、教具的設計與使用,讓教學空間超越課室本身的功能;
四、利用群體生活增加學生的歸屬感及安全感:設計不同的共學活動,讓學生習慣在與人溝通互動中學習,學生因感到自己是學習團隊的一份子,更用心投入學習活動;
五、注重學習的整體性及應用性:教師透過跨領域共同備課,打破學科界限,鼓勵學生運用共通能力,連結不同學科知識,並應用相關能力以完成學習任務。
資料圖片
按以上的幾項原則,我校設計了「從溝通到自學」課程試驗,嘗試從班級經營出發,創設一個鼓勵思考、實踐自學的校園環境。從9月起,我們從座位擺放、教具應用,都作了小步子的改變。其中一項,就是筆記:由學生每天輪值,以筆記紀錄每一節課堂的習得,張貼於課室壁報、網上學習平台,用「共享筆記」的概念,帶動學生每周總結學習成果,完成個人化的學習筆記。
我校亦開展以宋朝文化為主題的跨領域學習,各科老師進行跨領域的集體備課,設計學生共學課程;如中文堂以《水滸傳》改編短片劇本,音樂堂創作電影配樂,視藝堂製作水滸好漢的皮影戲公仔,電腦堂綜合素材製作短片。學生需在學習中綜合運用不同能力,方能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既有趣又富得著。
試驗還在繼續,期望透過這些小步子的改變,進一步探索「人是怎樣學習的」這個大問題。
▎關於盧英敏老師
創新教師夥伴,裘錦秋中學(元朗)中文及藝術教師,決心委身教育,執意教育創新。他相信無論是教師及學生,只要大大力地飛,一定飛得起!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