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15度戶外照玩2小時】芬蘭教育倡教學融入生活:學習應是任何地方都學到
2022年7月5日
資料圖片
芬蘭教育人人讚好,但究竟有幾好?芬蘭教育工作者陳巧茵老師(Anita),坦言十分喜歡該國的教育制度。相比亞洲地區,芬蘭比較自由,因為他們主張學習不限於學校,「學習應是任何地方都學到。」
資料圖片
^Anita 分別在香港、澳洲、芬蘭學校任教,前後共十三年。現在她於芬蘭赫爾辛基國際學校擔任資訊科技總監,已有四年之久。今次Anita獲「教育燃新」主辦的賽馬會「不一樣教育節」活動邀請來港作交流 。
芬蘭的土地面積約有三十三萬平方公里,相等於約三百個香港這麼多。他們的人口卻只有約五百多萬(香港則有七百多萬)。芬蘭政府着重教育,去年撥款約港幣四百六十九萬給幼稚園,今年師生比例會由 1:8 降至 1:7 ,望更能照顧學生。它還善用地理環境,推動享譽盛名的「戶外教育」,讓小朋友在大自然中學習,訓練獨立能力。
負15度極端天氣 無阻戶外上課
「戶外活動真的很出名,我覺得他們做得好好。學習應是任何地方都學得。」Anita 打趣說,學校是找不到學生的,三間課室有三間都空置,因為他們無論學語文,抑或數學,都會出外活動教學了。
芬蘭小學主要訓練小朋友的獨立能力。「芬蘭十分寒冷,小朋友要成功穿上多層厚衣,大人可能要等上三十分鐘,老師仍會慢慢等待。」反觀亞洲家長可能會按奈不住幫小朋友做很多生活小事。
另外,他們很重視玩樂,即「Unstructured Play」。「你看芬蘭的幼稚園,每日至少進行戶外活動四小時。早上兩小時,下午兩小時。負十五度以上,小朋友都會到戶外玩。甚至滂沱大雨都會出去玩。」在極端天氣下活動,有助訓練孩子的抗逆力。記者驚訝地連番追問孩子的裝備足夠嗎?Anita嘆了一口氣,說:「沒有問題的,因為他們的裝備好好。會有保暖的帽、鞋、大衣….」
家長要負責準備行裝,「沒有差的天氣,只有差的gear」。老師會提供家長一張清單,如擋風外套、手套、帽、襪等。Anita豪言小朋友不會有問題,因為跑跑跳跳,不會冷,反而老師會跟着跑致氣喘呢!
生活取教材 容許自由學習
芬蘭的中小學生一樣要學中英數,教學形式十分貼近生活。煎一隻蛋,就可以一次過學數學和科學,「你打蛋,加調味的份量,會運用到二分一,四分一的的數學理念。同時,小朋友又可以從科學角度,學會把蛋煎好,如落多少油,及溫度控制,如何慢慢加熱等」。
芬蘭主張學習融入生活,所以他們基本上是沒有課本。那學生是怎樣汲取知識呢?「我們叫 Resource,即利用不同的書籍教學。這個教育法很有名,叫做 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你要清楚社會發生甚麼事,然後學習解決問題。」舉一個例子,芬蘭老師會將氣候變化的議題帶到課室。他們不會一本書用到學期尾,而是緊貼學術期刊,如 《Times》、《People》、《National Geographic》等,運用最新的數據,教導學生世界大事。
除此之外,科技運用教學亦是大勢所趨,「科技沒有分好抑或不好,而是在乎你能否適當地運用。」Anita表示老師的課堂管理需要做好,否則科技問題只會放大,「沒有一個老師會放任學生看一小時 YouTube。」 以前老師會教學生透過寫字表達自己,現在芬蘭老師會鼓勵學生找一首歌、創作音樂或拍攝短片去表達低落情緒。又例如要交一份匯報,形式不限,學生想寫一篇文章、想整海報、想拍電影、想設計音樂等,通通可以。
考核不限於 Paper 形式
一提到教育,往往離不開功課考試測驗。不過芬蘭讀書的小朋友好像少了這層壓力。「老師會要求小朋友跟媽媽做蛋糕。老師又會叫學生回家拿一張紙,用來評估自己的父母:爸媽跟你一起時,有沒有拿電話呢?爸媽一日有多少時間跟你在一起?媽媽知不知你現在讀甚麼書?這些是功課。」小學階段的課業,家長參與度很高,有助建立親子關係。這一點,Anita也表示十分喜歡。
她坦言,芬蘭的確少考試。「考核形式很少是用紙來寫的。例如老師要求你利用不同的工具畫出一條100厘米的直線。」 而且,老師評核學生的表現多以觀察後的feedback,取代等級(Grade),用字如 Ongoing,Working toward to,Beyond expectation。然後幫小朋友設立目標進步。」
課後活動去公園玩
在香港,人人想贏在起跑線,課後活動十分多元化。「芬蘭都有興趣班,可以學芭蕾舞、樂器…..但可能我們有100個選擇,香港就有2000個。」普遍芬蘭孩子都喜歡放學後去公園玩。
育有一女的Anita,自小在台灣長大,承認跟很多亞洲父母一樣,有當虎媽虎爸的影子 。轉到芬蘭生活,見證當地的大人小朋友真的很輕鬆。「俾空間、時間給小朋友去公園玩,家長全都坐在旁邊。見小朋友跌倒不會立即衝上前幫忙。見孩子跟別人吵架,也不會立即過去調停,然後會觀察他們會不會找到一個調解的方案。當然打起來大人會過去制止了。哈哈哈。我都要學習,見女兒搶人玩具,我都十分不好意思,唯有『搣大髀』不讓自己過去。」
芬蘭職業競爭壓力比香港小
基於芬蘭的社會環境跟香港不同,前者主要務農為主,後者為商業中心,因此兩地教育文化有相異之處不難理解,「兩地需要的東西不同。香港學不到釣魚,學完也許無用武之地….」
芬蘭讀中學九年級前主要是 Basic education,大家一定要讀。但去到九年級,就是一個階段決定讀Vocational school(職業學校)還是繼續讀上高中、大學。「約有40%會讀 High school、大學,60%則會選擇讀喜歡的東西,如剪髮及整車。芬蘭的工種、就業市場主要是務農等勞動工作。」如果學生將來讀完職業學校,想回去讀大學都可以。在職業學校內賺取的工作經驗都會計算在大學 Credit裏,「因為當地視經驗也是極具價值的。」
別人常說,芬蘭是全世界最開心的地方,可是 Anita 認為,芬蘭應該說是最自由的地方。「在芬蘭,即使你是大學畢業,抑或是職業學校畢業出來工作,福利、病假均相等,而獲取的人工,扣完稅都只是差20%。你不需要去好厲害的公司,才能獲得優越的好處,壓力自然相對小。香港的情況卻很不同,不同職業的福利待遇,可能相差十倍這麼多。競爭、壓力自然大。」
資料圖片
^主辦單位「教育燃新」將於今年2月15日 (星期六),上午10時正至下午6時正,在香港大學研究生堂再次舉辦「學習的未來」研討會。屆時將有來自香港大學、哈佛大學等教授及專家,一起討論及思考如何在學校教育、學與教、課程設計等方面,回應現時學生的需要。活動詳情請留意「教育燃新」Facebook 專頁。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