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特別圓?
2021年9月2日
關於徐文超老師
中文科老師,外號「小春」,喜愛寫作,更愛反思。因緣際會下,參加首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成為創新教師夥伴。十星期的專業進修期間,小春寫了近40篇長長短短的「作文功課」,字字句句都是他對教學、人生的反思。
我參加了首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計劃」,在第五個星期,我到了荷蘭,認識了當地的創新教育,了解國民風氣、政策制度和教育的關係;到了第六個星期,我更按自己關心的教育議題,到日本了解VR(Virtual Reality虛擬情境)的應用和發展。
為甚麼我們要到外地觀摩交流呢?
外地交流,我們很容易跌落一個陷阱:外國看到的教學情況,很美好!然後很容易便有這樣的推斷:其實這未必適用於香港,或者我的學校。一旦下了判斷,成見也就形成:外地的教學文化背景等,都與香港大不同。
資料圖片
其實,到外地觀摩的難能可貴在於:我們可以掏空一切!我們可以對外地教育的歷史背景、發展,以及未來的去向,來一個根本的探討,對眼前的教育加以剖析,最後才與自己的教育加以對比。這樣,我們要比對的,便不是某個學科的處理,而是這個學科處理背後的文化觀,價值觀,歷史意義。
例如我們了解到荷蘭的小學,其中一個特別的處理,是由一位老師作全科的老師,負責教授學生的所有科目。那麼我們可能首先會問,我自己可以嗎?香港的教師能夠嗎?這在我的學校未必管用。可是,我們何不問問:為甚麼荷蘭的小學教育會有這樣的發展?這根本性的因素,可能更值得探討,因為,這決定了我們將如何看待眼前的教育情況。想想眼前的教育的發展由來,影響因素……如果我們會如此看待刻下的外地教育,反思自身的教育環境,便可以更徹底地反思。
資料圖片
又如東京國立博物館的VR影院,VR影片做得非常有誠意,但對我們來說仍然「好悶」。我們不了解影片的背景,自然沒有興趣;學生也一樣,由於每篇文言文都與學生無關,自然不會吸引。因此,VR教學是要讓學生可以經歷體會,引起興趣。試想想,學習文言文前,先走古人走過的路,看古人看到的風景,甚至與古人互動對話,身處其中,感受當時的氣氛──只要學生對這玩意,或者對古文中的人和事,稍有好奇心,這便可能是文言文教學一個好的開始!體驗過後,學生再回歸文言閱讀時,便像預習了一樣,有了印象,理解上便可能更容易了。
資料圖片
如此看待刻下的外地教育,反思自身的教育環境,便可以更徹底地反思。外國的月亮,圓不圓,我不管,但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