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角色的反思
2021年9月2日
新手記 ■ 第三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加量」夥伴
嘉諾撒培德書院 鍾詠怡老師
這段時間,恆常教學工作停頓了,日常作息步伐放緩,卻換來了可貴的閱讀時光。今天讀畢前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自傳《成為這樣的我》,心裡各種思緒翻滾,久未止息。
從中,我看到蜜雪兒盡力活現各個身份角色的可能性。雖遇挫敗及多次自我懷疑,但其信念讓她成就了今天的她。Becoming —每個人都可成為「這樣的」自己。
「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人生慢慢教會我一件事:進步和改變只會慢慢發生,可能花上兩年、四年或甚至一輩子都看不到。我們正在堆下改變的種子,也許自己沒機會看到結果,但我們得耐心等候。」 — 蜜雪兒.歐巴馬
蜜雪兒雖非教育工作者,但在她自己的成長歷程、工作、生活當中,教育佔了很重要的一席位。她深信教育是最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並積極以自己作為榜樣,讓黑人從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肯定自己,不向命運低頭。
在教育界,談改變的人愈來愈多,有人會視改變者為發白日夢的人,然而堅信改變並真正用行動去創造改變的人,往往最清楚改變和進步不是一時三刻的事。
不妨先從正視問題核心開始。筆者任教的班別大半是家庭問題複雜多樣的,家長大都只求學生在校聽教聽話,不額外為他們添煩惱已足矣。只是,教育所能達到的又豈只是這些呢?
重建對教育、學習「改變人命運」的信念是我很希望能做到的。那就從學生著手吧!讓學生經歷改變,然後去感動身邊的師長、父母!
上學期,我們在兩班中二試行了新的課堂模式:學生在課堂中需要透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老師擔任的角色是問題設計者,也是旁觀者,而不再是問題的最終解決者(事實是香港教師似乎太習慣幫學生解決問題)。
資料圖片
十二月中,很感恩在經歷連串社會事件後,學生在上學期的成果展示日能夠順利舉辦。與其說是成果展示,倒不如是成長見證或分享吧。回想籌備之初,我們堅決要讓學生自行去邀請家人和校內老師參與,讓她們真正成為展示日的主人翁外,也避免讓她們感覺整件事的安排像家長日般是「例行公事」。事後學生跟我們分享,邀請過程中所遇的種種挫折或「摸門釘」,如她們需要花許多唇舌解說,才讓家長、師長對展示日有多些理解並接受邀請等。而直到當天眼見出席者眾,她們才鬆一口氣!
她們說:「我從來沒試過有上台演講的機會!」、「母親上台親手頒獎給我那刻,我感到尷尬但又興奮!」、「最難忘的是與組員經歷爭吵的時光,但慶幸我們最終和好如初,一起完成任務!」、「我從未試過要向那麼多來賓進行解說,嘉賓的鼓勵為我帶來很大的鼓舞!」
不要把改變看成是怎樣了不起的一件事,因為「它」很可能只是在恆常固定的做法上帶來一些轉變,又或者可能只是把一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拋棄。面對此刻未見盡頭的疫情,面對未來多種的身份角色,但願我仍能維持初心,做我覺得該做的事。Becoming!
資料圖片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