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流浪學習
2021年9月2日
「流浪」象徵四處漂泊的生活模式,到底「流浪」怎樣跟「教育」拉上關係?靈糧堂劉梅軒中學陳敬忠副校長設計「流浪學習」計畫,並於二○一八年成功申請「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InnoPower@JC)項目資助,參與為期十星期的帶薪退修學習。陳副校長更邀得同校的莫偉基副校長及鄧志林老師成為「夥伴同行者」,一同前往德國和荷蘭進行兩星期的參觀交流。
節目主持何玉芬博士問陳副校長,作為計畫主導者如何理解「流浪」?當中怎樣實踐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元素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流浪』正正推動同學自主探索事物,從而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團隊精神及解難能力。流浪活動以小組形式進行,每組由一位生命導師帶領。」被問到生命導師在流浪體驗中的角色,莫副校長指,老師們已達成共識,若非涉及嚴重的安全問題,整個過程均會由學生主導,即使同學在過程中選擇錯誤,老師也只會默默地跟他們一同經歷。
節目主持鍾傑良問,導師只是從旁觀察,會否成為與同學摩擦和爭執的導火綫?鄧老師並不認同,相反,他認為導師在流浪體驗中擔當聆聽者、安慰者及同行者的角色,「每晚導師也會跟同學整理當天的經歷,共同檢討值得欣賞和可以改進的地方;另外,每位同學也會跟老師有個別對話的時間,出乎意料地同學們均能坦誠分享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莫副校長又表示,同學會輪流擔任組長、財政及安全管理等崗位,希望他們不會局限於自己擅長的職位,藉着體驗深入了解不同位置的難處,並學習欣賞組員的付出及相處之道。
陳副校長坦言計畫最大的改變是自己:「InnoPower簡介會中最打動我的訊息是:『想學生改變,老師先要經歷改變』,假如我們無法以身作則,怎樣能夠鼓勵學生勇敢面對挑戰,咬緊牙關堅持下去?」鄧老師亦反思教學生涯中很少給同學嘗試的機會,他認為,老師在同學犯錯後而不即時作出指導,相反地,需要跟他們共同承擔錯誤的後果,這對師生而言是寶貴的學習與成長經歷。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逢周六晚上播出的《教學有心人》節目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8月10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