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面對又老又不健康的未來 學生還能幸福嗎?
教師在校園裡工作,一張張青春臉孔,跟「老」似乎拉不上關係。
但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從 2021 年至 2046 年,香港 65 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預計將由 20.5% 升至 36.0%,而每 20 名工作年齡人士平均需要撫養的兒童及長者人數,也將由 9 名增至 15 名。照顧者責任、勞動人口變化、以至於自身的生涯探索,是對學生的考驗;扶助學生面對高齡未來,也成了教師的課題。
回應高齡社會需要
在第八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的培訓中,教育燃新邀請了大銀總監陳曉蕾,跟創新教師及教師社工們一起談高齡社會,從探討樂齡科技,延展到跨境養老、安樂死等話題。
人終須變老,有教師說,原來「老」的面向不只一種,未能以歲數定義生命之多元;也有教師提出,與其要學生到老人院表演唱歌,索性改革STEM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成果更能回應社會需要。陳曉蕾認同,但同時反問:「不如讓學生多睡兩個鐘?」此話引來一室笑聲,揭示了另一個逼切的危機。
健康是關顧整全的身心健康
老不是問題,但病是。假如長壽卻多病,醫療系統和社區也無力負荷。我們請來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醫生及社區發展經理黎俊健,大家分享如何建立健康城市:「健康不是醫院對抗疾病,而是社會關顧人的身心健康,讓人活得安全和快樂。」
范寧醫生解釋,精神健康也不容忽視,而在發育敏感期出現的風險尤其有害,所以讀書時期是黃金時期。創新教師及創新社工扮演四大持份者:家長、社工、教師、學生,設身處地思考困難和解決方案,最後發現關鍵是從「我們」出發,配合個人、社會生活圈及公共資源,連結持份者,為彼此創造舒適的工作及學習環境,紓解壓力。
學校作為社區中重要一員
在多變複雜的未來中,我們如何重新定義學校在社區發揮的角色?每個專業,不論教師、醫生、社工都各有身位,共同編織健康為本的社區網絡。讓創新教師們繼續思考,如何裝備下一代擁有相應的技能,成為積極的公民,回應真實社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