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了解需要
2023年1月5日
在別人未開口之前,猜得到對方需要,及時給予幫忙或者支持,一直都被視為 「 細心體貼 」 的表現。而在教學上,老師們似乎習慣了這種模式,以公開試的標準,按學生的表現、分數,制定相關的教學。這成了一種常態。有時,或者會問問學生,在學習上有哪些地方阻了他們前進。然而,其實他們的需要是否真是如老師估計呢?
坦白說,這問題我沒有多加細想,只知道我猜得頗多,學生多有進步,完成了短期目標說劃上句號。應該說,在 7 月 7 日我之前,我會困在自以為知道他人需要的迷鏡之中。
7 月 7 日下午,溫度:33 度。我們一行數人,到彌敦道街頭。目標:找幾個少數族裔的人談談。事前只有一個指引:尋找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需要。好了,我心中以為他們的故事,不就是貧窮、弱勢、被社會忽略、需要學好中文、體力勞動。這些在新聞上聽回來的認識。
然而,當親身走訪,我發現,實際的畫面根本不是這樣。
第一位接觸的是一間服裝店的老闆。他來港 13 年了,父輩已在香港工作多年,他來到香港之後,靠著自已努力,開了一間服裝店,由新加坡及印度入貨,賣的是印度及尼泊爾衣服。平日多做遊客的生意,佔生意大多數,少數是做本地生意。疫情之下,沒了遊客,他在店內加了一個位置賣飲品及雜貨。問及他擔心嗎?他說靜待疫情過了就好。問及有沒有想什麼幫助?他說靠自已,過了疫情就好了,言談之間,沒有半分悲情,反而是樂觀積極;沒有半分怨天,反而是淡定信心。這令我驚喜。
再問到他對生活感受、對香港的看法,對子女的教育,他也是一向的自信。他指出,在香港,一切都好,他有自己的社團、朋友、家族。只是奇怪香港人想法大多只有一條路,局限在一個方法。 「 其實路和方法有很多,不必局限在一種思維 」 他笑笑口地說。在他看來,凡事皆有多種方法和可能,他說他自身就是一個例子,我想,來港 13 年,能開店養家,必然背後有許多打拼故事,經歷和故事成就了他對生活的自信 —— 這一點都不悲情,甚至比起很多的我們好。而對於女兒的教育,他一點不著急,現時只安排他在社區內國際班遊戲小組上上堂,不必著急學中文,反而要她大一點一定要回國讀書。回國讀書在於認識自己的根、自己的群體,至於將來女兒想在哪生活,哪都可以。這種想法,跟我們又很不同。
最後我忍不住問,對於生活在香港,難度一點也不抱怨嗎? ( 明顯地我假設了會有抱怨 ) ,他只說,唯一的不好,只是長期看店,因為沒有請其他人,他只能困在店內,但也快樂,因這是自己的生意。待疫情過後,什麼都會好起來。
這樣的故事,令我震撼,那麼,他有什麼需要呢?一時之間實在想不到,因為連當事人自己,也沒有覺得什麼需要。當然事後我們細心研究,也是發掘到一些可發展服務的空間。但在當下,服裝店老闆完全向我呈現的是另一個畫面和我從沒想像過的積極自信。事後我們重返大本營分享時,更知道這種積極、樂天、自信,並不只局限在一位人士身上,大多數受訪對象也呈現了這樣的特質。
這些,深深沖擊著我。我不禁反問自己。我真的了解學生的需要嗎?我以為、我假設的學生需要、學生問題、真實的情形是否是這樣呢?或許,我只靠我的觀察、道聽途說,這真的準確對應到學生的根本嗎?
於是,我開始明白,真正的了解需要、由親身溝通、了解、觀察、細心耐心開放的聆聽開始,唯有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放下成年人的假設,頭腦,穿上孩子們的鞋子,才能見到學生真正的需要,教育才會變得不一樣。我想,這會是我之後所有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學習、反思和堅持。
後記:再想想,其實我校一直都有 「 真光交流會 」 ,每年都會收集學生不同意見,再由代表向校長、副校長、主任們反映,然後更會有一節校會,各組主任就同學意見回應。從前我對只覺得只是其中一個活動,但今日看來,其實學校多麼有心與學生對話,學校也因而了解了許多同學的關注,做出了改善。學校層面可以如此安排,老師們在面對自己班的學生更要多多與學生對話、相處、溝通、了解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