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才是永恆
2021年8月3日
世事常變,只是沒想到今年的改變來得如此震撼,如此突然。整個教育界都迎接「在家學習」的新常態。對我而言,遙距教學、班級經營與行政上的改動固然充滿挑戰,但同時也讓我們重新反思甚麼是教育。慶幸早前獲選為「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第四屆創新教師夥伴,並得到珍貴的進修機會。與前3屆不同,在這非常時期探索教育上的創新絕對是別有一番體會。
跳出校園看世界
期間,我與12位創新教師走訪不同組織,包括:倡議土地教育的團體,推動社區改革的社福機構,大膽創新的青年企業家,以及關注弱勢社群的組織等等;讓我們重新認識今日的香港,聆聽青年人追夢的故事,以及窺看未來世界的藍圖。同時,我們也有幸與學者程介明教授對話,探討腦神經科與學習的關係,掌握教育革新的必要性。另外,我們與勇於創新的青年企業家會面,聆聽新世代創業的故事,他們分享如何跳出框框,憑藉創意在商界開拓新路向。每個分享都衝擊我們的固有思維,為我們在學校推動創新提供了不少新方向。
學懂擁抱失敗
我們亦有機會與一所中學的Maker團隊會面,從中反思創科教育的真正意義。近年有不少學校都推行STEM,報章上不時會出現機械人大賽的得獎者,或是在校內展示成功的創科作品,「追求成功」彷彿成為STEM的終極目標。可是這所學校的校長卻認為「失敗更可貴」。這所學校每年都會舉行創科展覽,展示學生的作品。不論是失敗品或是半製成品都會一一展示,學生會向參觀者講解創作理念與製作過程以及面對的困難。有趣的是,學生不會因為失敗而感到難為情,因為他們早已克服失敗,並從過程中汲取經驗,為邁進成功而感到雀躍。
或許教師們都害怕學生失敗,於是不自覺地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材料包、完備的指引等等,盡可能在課堂裡排除失敗,製造成功。可是學生只能作有限度的參與,最終品嚐不到成功的喜悅,實屬可惜。
未來教育Beta化
今趟的整個進修的母題都圍繞「教育創新」。相信每個人都對「創新」有不同的定義。對我而言,教育的創新是回應時代的改變。它可以是課程的革新,可以是時間表的更新,可以是課室的新佈置,可以是教學法的改變,甚至可以是提倡被遺忘的主張。例如最近停課導致學生長期在家,學校便鼓勵學生買煮飯和做家務,生活技能重新獲得關注,這正正是回應今天的環境。我認為萬變不離其宗的是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教師應按學生的需要,應對時代的轉變,以及憧憬未來的改變,適時作出調度。或許創新教育就如今天的大部分軟件一樣,永遠都只提供測試(Beta)版本,教師需要定期修正,並不時推出更新的版本。
第五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已經開始接受報名申請,勇於嘗試創新的老師請把握機會。詳情請參看Facebook專頁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