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我多面體 學習線上線下互通
2022年7月6日
教學的今天與昨天,看似沒有多大分別;但前線老師都會察覺, 在廿一世紀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發展下,老師再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
面對在互聯網中長大的新一代,課本的知識似乎有所不足,教學模式的改變以加強學生課堂學習動機是刻不容緩。但是,如何培養學生迎接未來?建立他們廿一世紀能力,先從學生認識自己開始;另外,老師亦不只是傳遞知識,更需要比學生更極積學習。
「Minecraft 生命創客」就是以Minecraft作教育工具,協助學生了解及認識自己;參與的老師,必需與學生一同經歷、一同分享,共同學習。
不同的教學,不同的體會
今天的學生,被稱為數碼原住民;他們熟悉資訊科技,從小接觸互聯網,他們比老師更熟悉Minecraft;同時,他們在線上、線下都有不同、互不相通的人格;他們在線上或線下學到的技能及思維,經常會因互不相通的人格而未能收為己用。究竟怎樣才能令他們建立一個更完整的自我及更正面的思維呢?
計劃中同學進入遊戲世界,和平日一樣沒有留意網上的自己;但我和他們一起進行任務,並以「我的第一個感受,我的第一個想法,我的第一行動」等口號,讓他們更留意遊戲中的自己;我又在遊戲中要求他們建立一條代表自己的圖騰柱,讓他們在遊戲中聯繫和認識自我。結果,同學們都發現對自己的認識各有不同。在及後的活動,我和其他老師透過「解說」去讓他們對自我有更深入的認識。
學習的初心者
在「Minecraft 生命創客」中,老師跟學生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生及老師的角色也有轉變,當中更發現學生內在未曾發現的新特質;學生在Minecraft知識上的領先,老師要有勇氣當一個初心者,學生便會自然地將知識傳遞,協助老師的「學習」,建立互信的關係。
事實上,學生的本質在成長階段是多變不定的;老師如能透過遊戲中建立的關係,輔以活動中的不斷的解說及引導,就能讓學生在不同學習情景中認識自我,讓線上、線下互通,全面認識「自我」這個「多面體」。
廿一世紀的老師,需要拋開過往的經驗和成就,走出安舒區,接收新觀念,嘗試學生為本的教育創新;我的學校正規劃將「Minecraft」納入課程,進一步作新的嘗試;當年,我參加了「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才踏出這一步,現在第三屆「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現正接受申請,請加入我們,一同面對未來,挑戰未知。
如欲了解「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請參加十月五日舉行的簡介會,報名連結: 或致電5460 5829查詢。
▎關於司徒華生老師
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現任教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及電腦科,曾任教體育科、英文科;過去的教學生涯,他從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貫徹終身學習的原則,與時並進,推動教育創新。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