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沙灘輪椅 學做創客學解難
2021年9月2日
在香港這個小小地方,存在着不同的社區、人和事,而要令這片土地變得更美好,就需要無比的創意和一顆同理心。這次的幾位學生主角,就化身小小創客,以小發明解決輪椅人士的需要,同時實踐創意。
時今日,很多人都慨嘆當下的新一代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但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的三位中三同學盧耀宏、肖嘉俊和張政浩,就為了一件事足足做了兩年多。「呢個發明我哋經歷過好多挫折同失敗,今年第三年,我哋仲想將佢改良推出第三代,除咗為呢個發明可以面世,更因為唔忿氣。」盧同學笑說。
盧同學口中的發明,指的是一個可供輪椅人士在沙灘上隨意行走的裝置,「兩年前老師叫全級同學組隊,落社區觀察有咩需要,我哋組就發現輪椅人士生活有唔少不便,於是起初想整一個集全球定位、自動上樓梯等高科技的智能輪椅。」張同學說。
資料圖片
失敗乃成功之母
潮興「高科技」,這三位同學亦不執輸一心想做個創科發明家,「但真係唔識做,太天馬行空,老師又只畀兩百元預算我哋製作原型。」須知道現實就是如此限制多多,同學當時未開始大計便已觸礁,「真係相當挫敗,成兩個星期我哋心情都相當抑鬱。」肖同學說。
負責統籌這個課程的黃佩珮老師看在眼裏,並沒有要求他們轉研究題目,反而大耍人情牌借來一架輪椅,又為他們安排真的輪椅使用者到學校,讓他們進行訪問,了解輪椅人士的真正需要。「我哋在課堂全程坐住輪椅,感受輪椅人士嘅視野同目光。訪問之中,我哋發現原來輪椅人士去唔到沙灘,沙會令輪椅無法郁動。」張同學的觀察後來成為三人的曙光,亦造就了沙灘輪椅的誕生。
三位同學於是開始思考可以讓輪椅在沙灘行走的方法,「我哋上網發現有人會鋪氈解決問題,但好唔方便;亦有想過參考四驅車換上粗身嘅車胎,但工序相當麻煩,最後我哋決定應用坦克車的原理,將輪椅放上運輸帶上面。」
於是,他們用了極有限的資金製作他們的首個原型,「其實只係幾塊木板砌成,再將鋪麻雀枱用嘅布剪成長條再用釘槍連成一圈,當做運輸帶。」肖同學說得簡單,當中卻已需要用上不少木工技巧和科學原理,這對當年還在讀中一的他們來說,毋疑是一大挑戰。「有問題都係要自己諗吓辦法解決。」
資料圖片
激發學習潛力
經過兩年多不斷改良,老師還安排了他們到校外的木工工作室體驗學習,如今他們正在研發第三代沙灘輪椅,「第二代將輪椅向上傾側擺放,重心會不自主傾前,而且膠帶阻力好大,難以推動,第三代我哋直接將坦克車的原理應用上去,希望可以解決上一代嘅問題。」盧同學說。
同學所參與的課程,名為「賽馬會Maker+創新課程」,而課程背後的籌劃者正是黃佩珮老師。啟發她創辦課程的原因,源於兩年前她參加了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的「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計劃,成為首屆參加者。「計劃透過工作坊、外訪唔同國家,同其他不同體驗,激發我哋嘅創新思維,當年我去咗丹麥等國家,學識心流理論同設計思維,令我有好大啟發。」黃老師說。
馬會慈善項目高級經理葉巧兒表示,計劃至今接近有四十位教師參與,「期望透過本地及海外培訓和一年的創意實踐,讓參與老師將創意引入不同教學領域,為學生帶來更適切和多元化的學習,並在教育界傳播創新種子。」
資料圖片
計劃規定學員需要運用所學,在學校推行小改革,推動學生激發潛能和創意,掌握應對廿一世紀挑戰的技能,而Maker+課程便是黃老師的最後功課,起初只在中一全級推行,「之後兩年,基金再撥款支持我哋分別在中二及中三開班,成為初中的常規課程。」
除了全級分組各自研究改善社區需要的小發明,黃老師去年還安排全級中二學生,合力為學校校工製作符合其工作需要的工具車,如今大部分工具車已投入服務,「最記得呢架車的把手原本係方型木條,同學見校工揸上手即時反映唔舒服,就二話不說合力將木條挫成圓柱,呢種以人為本同勇於解難嘅態度,正正在廿一世紀非常重要,而課程名稱上嘅+號,指嘅其實就係呢種能力。」
雖然三位同學的第三代沙灘輪椅研究如今還在起步階段,「今年要讀多幾科,投放做發明嘅時間少咗,應該學期尾都未必整得好,唔得就下年開始用課餘時間繼續做,目標希望可以將成品放在沙灘,真正畀輪椅人士使用。」聽着,黃老師連連點頭插嘴道:「其實即使佢哋最後研發失敗,對我來說都唔重要,重要嘅係呢段發明經歷,令佢哋成長,同時學識點同人溝通、同理心、解難呢啲能力。」也許香港下一代的未來,出路就在此。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