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也要「斷捨離」
2023年2月15日
幾個月前,賽馬會 「 不一樣教學研習室 」 的團隊與幾間本地中小學創變老師合作,透過一系列的設計思維 ( Design Thinking ) 工作坊,一同經歷從理解需要、概念構成、原型製作及試驗,到構想計劃,重新設計優化學與教的方案,回應學生需要。
不經不覺,研習室已來到尾聲,有的學校已經開始試行他們的創新點子,看到老師在過程中更了解學生的想法,更多地發掘到學生的另一面。作為引導者 ( facilitator ) 的我,目睹老師的轉變,除了感到欣喜外,也感恩自己能與他們一起走過改變的歷程。
反思的重要性
在短短的幾個月裏,我看到老師真的很需要空間,使他們能從恆常的工作中抽身,反思及重新檢視自身的教學及學生的真正需要。對學校老師來說,平日的工作量已令他們非常忙碌,有時他們連午飯也只能在十分鐘內草草完成,然後繼續工作。由此可見,能坐下來反思看似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然而,反思、改進正正是設計思維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記得一開始與老師經歷設計思維的過程時,最令我難忘的,是和他們從云云表徵中抽絲剝繭找出根底成因的一節。當時我們在繪畫問題的成因樹,從討論中慢慢發現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是互相緊扣着,且纏繞糾結而織成了一張大羅網,遠看令人卻步。有趣的是,在層層剖析下,我們發現很多本是對學生有利的活動,往往在缺乏有系統的計劃和整合下,不單大大加重了老師的行政工作和負擔,且還減少了老師和學生的相處時間,變相令老師做多錯多,得不償失。
近年社會吹起 「 斷捨離 」 的風氣,而其實不單衣物需要 「 斷捨離 」 ,教學也是。放在學校的層面,真正的 「 斷捨離 」 絕不是 「 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 ,而是看清需要,刪減多餘的程序,騰出更多時間讓老師真正了解學生的需要,陪伴學生成長,回歸他們最初選擇這個職業的理念。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