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ISA 可以看到什麼?
2021年9月3日
早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OECD ) 公佈了最新 「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 (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簡稱 PISA ) 的結果,再次掀起一場震撼 ( ‘ PISA Shock ‘ ) 。不少報章均以 「 跌出三甲 」 、 「 2000 年以來得分最低 」 、 「 被澳門超前 」 等字眼作標題,由是觀之,普羅大眾對教育的看法似乎仍擺脫不了 「 排名 」 這個既定的框框。
起初非以成績排名列出
大型國際學生測試於戰後成立,原意是為國家訂立參照點,讓各國能在不同的範疇作參考和借鏡,以改變自身的教育問題,所以一開始的測試結果並不是以成績排名而是按國家名順序列出,以減輕各國之間的比較。正因為委員深信每個教育體制都有其好壞,測試是以量化的方式作比較教育分析。回歸基本步,撇開排名和成績,或許我們可從今次 PISA 的報告中,找出更值得正視的地方。
可喜的是,與各國比較,香港的學校與學校之間,在教師數目和教學資源差異等方面都比較小。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與其他學生都能在學校得到相同質素的教學,至少在學校裏,學生的家庭收入和社經地位並不會對老師的教學構成影響。然而,隨着貧富懸殊差距進一步擴大,我們更需要加大力度去拉近學生之間的差距,使教育更平等。至於關於 「 教育平等 」 這個題目,是可以另外發文談論,本文也就不贅了。
擁有成長性思維更重要
其實在這次公佈結果的報告中,也提到香港學生對自己的期望。當中指出,香港只得 43% 學生具有 「 成長性思維 」 ( Growth Mindset ) ,遠低於 OECD 國家平均數的 63% ,女生的比率更甚。而比起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其他華人社會,香港在該項中還是得分最低的經濟體。這個數據引伸出來的是:我們的制度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擁抱失敗、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另外,社會對成功的單一標準彷彿也成為了學生發展個人成長思維模式的限制,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 、目標 ,及看待成就與成敗得失的態度。就學生的整體發展而言,以上提及的這些,都遠比成績排名重要,因為當中牽涉到學生長遠看成敗的思維模式及解決問題的決心,而非單單一兩次的單一筆試結果可以比擬。
當局方和教育界都在強調培養二十一世紀共通能力的重要性時,我們亦必須回歸人本,摒棄一些只着重成績、排名等的舊有思維模式, DSE 如是, PISA 亦如是。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