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大改造 北歐式愉快學習孩子笑了

2023年1月5日

葉碧君主任與參與計劃的老師一同前往荷蘭的小學試教。

「 放假唔開心 」 、 「 最多放兩日好了! 」 在這充斥着操練文化、盲目追求成績的氣氛下,面前這位 「 嬌滴滴 」 的小一學生卻對我如此說。抱着她的媽媽並不感到意外,笑着補充, 「 因為上學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 」 此情此景與現今香港的教育環境確實格格不入。這所津貼小學在今年 9 月起,正式從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推行一個發展需時長達 6 年的 「 正向教育 」 計劃,無論在課程設計、學校環境、師生及親子關係都帶來重大的改變。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 UNICEF ) 2013 年的報告指,根據物質幸福、健康、教育等作一個快樂指數,比較 29 個已發展國家兒童的幸福感,結果荷蘭的兒童最快樂,芬蘭及挪威亦在前五名。北歐教育模式一直受家長及教育工作者推崇,因學生在研究型學習模式下,敢於嘗試、勇於發問,學習動機高。難道香港沒法嘗試作創新改變嗎?

 

家長一齊上課 做手作增親子了解

在一個日常的下午,不少在職爸媽卻慢慢步入這所位於屯門的 「 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 」 ,這天所有小一學生不用上下午的課,與家長一起坐滿整個飯堂,參加由學校舉辦的藝術創作活動,是次家長出席率達九成。學童紛紛拿出由海綿、繩子等物料製成的毛毛蟲,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家長合力製作一隻蝴蝶。過程由孩子主導,家長只是協力。校長蘇碧婷說: 「 我希望家長明白這是一個生命歷程,小朋友是一條毛毛蟲,慢慢變成很美的蝴蝶;蝴蝶亦代表學童的獨特性,藉此表示培育孩子的方法亦有所不同。 」

結果,小朋友黃啟晉砌了一隻長有飛機翼的蝴蝶,爸爸笑說: 「 他不喜歡跟隨,喜歡創造,也很喜歡飛機,所以他弄了個飛機的樣子,我並不意外,反而覺得合理,整個過程很開心。 」 啟晉是獨生子,比較害羞,不常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爸爸察覺孩子自正向教育計劃開始後,漸漸會與陌生的小朋友互動,他認為或許是計劃有不同的分組活動如圍圈討論等, 「 他沒以往那麼害羞,還學會關心別人,我覺得是不錯的突破。 」

老師海外交流 推行「零家課」

甚麼是正向教育?葉碧君主任是 「 SUPER+ 」 正向教育計劃的主力策劃及推動者,她曾參加一個教師創新力量計劃,前往備受大眾嚮往的荷蘭及芬蘭了解及交流, 「 香港教育着重分數、成績及比較文化,外國則是着重小朋友的成長、情緒、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 如在校內設安靜室,讓愛靜的同學在裏面休息,或讓比較難自控的同學,學習呼吸法讓自己平靜下來。她認為學校是育人的地方,學生的身心健康及抗逆力十分重要。因此藉推行正向教育,發展學生創造力、好奇心、判斷力等,以及培養孩子正面情緒,提升學童的抗逆力。

無論環境、學習模式對小一生而言未必能好好地適應,因此學校推行 「 零家課 」 ,意思並非沒有功課,而是每日下午設約一小時的功課及輔導時間,學生可在校完成功課,老師亦可提供即時協助。因此,學生便可在放學後規劃想做的事情,自由發展;正向教育課則在德育課舉行,每班由兩位老師負責,學生可從遊戲中學習書本以外的知識;最有趣的是營造校園氣氛,學校在走廊設大型黑板 「 開心講牆 」 ,提供多個正面及鼓勵訊息予師生。蘇校長希望, 「 小朋友在一間快樂、健康及優良的學校成長,簡單來說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是開心、身體及心靈健康地成長。 」

原文刊於 《 蘋果日報 》 :

https://hk.appledaily.com/family/20180313/JMWRCYKR2QGCQ5LKUMVDRFOZDM/

關於教育燃新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