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教育】放手是否就等於放開所有?
2023年5月11日
我們常説,要讓學生展現天賦。奈何每當踏進課室,面對不同性格及能力的學生時,我們總希望進度一致,稍有「偏離」便得制止。這星期,我們與「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的創新教師夥伴及同行者再次出國考察,見識到荷蘭學校如何真正以學生為本,實踐自主學習。
每位學生的步伐都獨一無二
當中關鍵,是要尊重學生的節奏。Laterna Magica 小學不設傳統分班,全級學生聚在一個共同學習空間分組上課。教師團隊相信:「沒有學得差的學生,只有步伐不同的學生。」所以他們容許學生在課堂中自由穿梭,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活動,並根據興趣完成專題集作。
Cornelis Vrijschool 小學同樣視每位學生為獨一無二,並從細微處入手。校方注意到某些孩子無處釋放能量,將一樓學習區的座椅換成室內單車機,讓學生邊踩單車邊學習;又在地下添置搖擺櫈,學生能輕微晃動身體,反而有助提升專注力。
其實香港也不乏類似做法,有些辦公室會放置 Standing Desk、踏步機等,透過適量運動改善員工專注力,進而提升生產力。若把「放電」設施放諸學校,可會能令精力旺盛的青年人更專注於課堂?
遵守最基本的底線
而所謂放手,並非完全放任。De Bloeiwijzer 團隊就向我們展示,不論學生的文化背景、特殊學習需要,也能相信他們能夠遵守規則,投入到學習中。
我們觀察到 De Bloeiwijzer 的課室、功能室門口都張貼了指引,但都只是最基本的底線。例如體育館的規則包括:「更換運動服及運動鞋」、「遵守運動/遊戲規則」、「互相幫助」等。學校團隊認為,規則是必需的,而且要貼在最顯眼的位置,讓學生見到。學校亦透過獎勵機制,鼓勵學生投入課堂等良好的行為。
以上做法並非完全新鮮,有些香港學校也在嘗試實踐。我們能否再進一步,真正以學生為本,給予同學更多信任的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發展?
教育燃新是一個由民間教育創新者成立的本地慈善機構。我們啟發教育工作者及跨界有心人推動教育創變,為香港的年輕一代燃點希望。我們的願景是每個孩子的學習歷程都能肯定他的獨特天賦和需要、裝備他面對未知的未來,並鼓勵他建立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